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www.hninfo.org.cn 时间:2025月02月12日 [字体: 大 中 小 ]
当时光开始读取2025年的“进度条”时,去岁的点滴便被“打包”发送给了未来的自己。站在辞旧迎新的交界处,我们再细细浏览过往的“摘要”,然后便利落提笔,去迎接新岁徐徐铺展的卷轴。
2024年,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在时间的光盘上刻录下第65个年轮,记录下了许许多多“大事件”“名场面”“闪光点”。一一数来,它们是日复一日的累积埋下的伏笔,是与时俱进的求索踏出的轨迹,是披荆斩棘的奋斗点亮的辰星,最终汇聚成的,则是我们不忘的初心、肩扛的使命和奔赴的愿景。
一声誓言,一生信仰
——我们高举旗帜凝聚力量
“家”之一字,最温暖不过。
在省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一楼,就有相邻的两个“家”。一个是2024年4月挂牌的“美在金秋”老党员之家,一个是2023年建成的职工之家。相邻房间的墙上,是近十位光荣在党五十年老党员的照片。在不长的走廊里,交错的时空重叠,“正青春”与“曾少年”相遇,那些往昔的峥嵘在其乐融融的交谈中重现,弥足珍贵的经验在言传身教中流转,一场场初心的接力也在春风化雨间进行。
在信息所的“大家庭”里,这样温暖的力量源于信仰。对信仰的虔诚和执着,至信而深厚,是一项事业生生不息的本源和根基。理论学习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途径。2024年11月26日,一场以“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地方考察的足迹——2024科技创新篇”为主题的青年研习班活动在北京、湖南、湖北三地连线展开。不少年轻人也从这一新的“打开方式”中感受到党的创新理论“精准滴灌”的力量,“思想在碰撞中形成,能力在交流中提升”。2024年,全所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,充分发挥“第一议题”学习、主题党日、部门周学、青年理论学习以及个人自学作用,全方位打造“1+5”的立体环绕式常态化学习制度。党建引领,先锋示范。2024年,产业竞争情报研究中心获省直“四强”党支部荣誉称号,所团支部被评为“一星级湖南省青年文明号”。
向下扎根,向上生长
——我们耕耘梦想收获光芒
2024年新年伊始,省科技信息研究所迎来“开门红”。1月19日,第四届湖湘智库研究“十大金策”和优秀成果揭晓。科技战略研究中心成果《加快把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研究》入选“十大金策”,《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落地亟需打通三大堵点》获评优秀成果。
2024年底,产业竞争情报研究中心历经一年研究完成的《湖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产业链技术创新图谱》正式发布,获得多位省领导肯定性批示,也为这一年的智库研究“圆满收官”。
除了这“含金量”十足的首尾呼应,战略研究、技术深度分析、产业研究也是多点开花。比如有力支撑《关于持续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意见》等重大政策编制,再比如支撑完成2024年度重点研发计划指南编制、2025年度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推选工作,等等。成果迭出,人才出彩。2024年,省科技信息研究所1人入选湖南高端智库青年拔尖人才,1人被湖南省直属机关工会认定为“湘直工匠”。
繁花似锦、枝繁叶茂的背后,是省科技信息研究所经年累月的积淀与深耕。毕竟,长在城市里的花朵和绿树,只有和最厚重的土地接连起来,拥有向下扎根的力量,方能汲取向上生长的养分。当然,一朵花开不出春天,树木在森林中也需要依偎生长。幸运的是,共同成长的路上,我们从不缺伙伴。2024年10月,2024东湖论坛平行论坛之一的首届“长江创新智库论坛”上,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、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、江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。将通过创新合作模式,建立资源共享机制,打造科技创新合作平台,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智库联盟。三人行,必有我师。在继续不断向前的路上,我们也在向外探索,向内审示,以问题导向引领破题方向,不负时间的耕作,抵达更远的远方。
谋时而动,顺势而为
——我们“新”中有“数”聚智前行
2023年,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大院+1,数智平台+1,区域中心+1,三大平台格局成型。
2024年,三大平台频频“上新”,在对接“时代之需”,破解“现实之问”的考卷上,填上了自己的“答题卡”。
2024年11月,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湖南研究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“湖南省细胞与基因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”启动。这一年,围绕“国之大者”“省之大计”,湖南研究院链接钟志华、潘云鹤、邓秀新、付小兵、向巧等省内外院士团队,14项咨询项目按下“启动键”。一批研究成果被中央和国家机关采纳,或获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、亲笔回信。
2024年9月,湖南科技创新管理平台(湖南科技云)一期项目通过省发展改革委竣工验收。由1个数据中台、2个算法中心、2类应用系统、3大终端场景组成的这朵“云”,自上线以来完成实名认证个人与单位用户4.3万,服务项目申报2.9万个、项目评审1.7万个,累计采集并治理1339万余条科技管理数据和3亿余条科研数据,累积访问量超5600万次……以“云”赋能,乘“数”而上,10月,2024年“数据要素×”大赛湖南分赛场传来好消息,我所参赛项目获得“数据要素×科技创新”赛道三等奖。
加强科技伦理治理,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全力以赴。2023年,湖南在国内成立首个省级区域科技伦理审查中心,率先开展科技伦理审查机构登记;2024年4月,我们又在全国率先登记备案首批人工智能领域科技伦理审查机构,在这一急速“狂飙”的产业冲进“快速路”前,给它系上了发展的“安全带”,确保其真正地行稳致远。
始于热爱,结于丰盈
——我们精进匠心扬帆向新
“心心在一艺,其艺必工;心心在一职,其职必举。”从古到今,但凡“艺工”者,都离不开“心在一艺”,这是将自己的热爱与专注熔铸于心,然后,便是不断磨砺自我、重塑自我。以匠心,致初心。在省科技信息研究所,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案例,他们用匠心打磨细节,让值得成为答案;用无怨无悔的坚守,做创新的“倔”匠。
他们用数据说话,为发展服务。在2024年“湖南十大科技新闻”中,“湖南出台《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》,并首次发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指数”入选。2024年,科技统计与监测评价中心在省科技厅、省教育厅指导下,开展湖南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指数研究,7月,形成并发布“2023年湖南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指数”,为我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绩效绘出客观“画像”。
他们用文字陪伴,为心灵燃灯。2024年,年至不惑的《发明与创新》喜获丰收。6月,“创新少年培育工程”在中国科技会堂启动;9月,入选2024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(科普类),成为全国首批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科普期刊;11月,被遴选为第二届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装袋推荐期刊;12月,组建了以刘合院士为主任的编委会。
他们用严谨治学,为卓越立序。2024年10月,《科技情报研究》杂志产生了新一届编委会,由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教授领衔,北京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南京大学、武汉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吉林大学、华中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近60位专家学者组成,大咖云集的亮眼组合也为刊物发展续写卓越篇章奠定新的基石。
当然,所有的成绩,都离不开全所每一个的人的努力。所以,在乙巳蛇年的日历即将翻开之时,也别忘了给自己竖起点赞的大拇指,对过去的自己说一句“好样的!”;再对未来的自己招招手,愿我们在时光的新岸,逐梦创新的脚步依然无畏坚定,用智慧与汗水浇灌出更加灿烂的明天!